尽管更多的能源使用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生活水平,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改变了气候模式,并加剧了人们对海平面上升、灾害性风暴和作物减产等隐忧的担心。
因此,全球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减少碳足迹的巨大压力,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政府监管机构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然而,相对其它行业而言,采矿业的可持续换转型尤为困难,因为就其本质而言,它属于能源密集型范畴。所幸,近年来工业4.0的相关发展趋势让利益相关者看到了降低碳排放的可能性,即利用更清洁的能源为其基础设施提供支持,并转向更绿色高效的运营。
能源可持续性为了监管压力、市场预期和减排的迫切需求正在驱动采矿业更积极地寻求机会实现节能、增效,并提升可持续运营的能力。一方面,施耐德电气等企业正大力推进的能效管理基础设施技术将成为这场转型的有力支持。另一方面,一些与能效计划相关的高额前期资本投资的障碍,正在被“表外融资”机制等消除。
自动化另外,施耐德电气在一些海外项目中为采矿场供电系统进行了电力优化设计,通过对其电源或后备电源能源系统的优化,帮助矿场利用更清洁的能源,并降低碳排放。施耐德电气在一些海外项目中为采矿场供电系统进行了电力优化设计,通过对其电源或后备电源能源系统的优化,帮助矿场利用更清洁的能源,并降低碳排放。
例如,施家携手瓦锡兰(Wärtsiliä)为世界上极其偏远的锂矿场打造可持续的不间断电源解决方案,这套针对性的整体配电系统涵盖为全球化的采矿运营商量身定制的供电咨询和设计、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设备交付、安装、数字微电网运营和调试;该联合解决方案优化了能源的高效输送和使用。它整合并利用了微电网、火力发电、储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为较难获得能源的偏远地区的采矿企业提供高性价比且低环境影响的配电解决方案,平均节省27%的初始投入和减少20%的二氧化碳排放。